您当前位置是: 新闻中心 > 绿金新闻

绿金委2020/21年度工作报告与2021/22年度工作展望

2021-10-14   

“碳达峰碳中和”愿景也将从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极大地提升绿色金融的发展潜力,为金融机构创造巨大的机遇。....

 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

2020/21年度工作报告与2021/22年度工作展望

 

马 骏  

绿金委主任

 

2021年9月25日

 

各位绿金委理事、各位专家来宾:

 

现在,请允许我代表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简称“绿金委”),向各位常务理事和理事汇报2020/21年度的工作进展以及2021/22年度工作展望。自去年开始,绿金委年会改为每年9月举办。因此在本报告中,2020/21年度指从2020年9月至2021年8月的工作年度,2021/22年度指从2021年9月至2022年8月的工作年度。

一、绿金委工作汇报

绿金委成立于2015年4月,聚集了我国绿色金融领域的大批专业人士。六年多来,在中国人民银行和相关部委,以及中国金融学会的悉心指导下,绿金委及其成员单位在推动建立我国绿色金融体系、传播绿色发展理念、开发绿色金融产品和工具、支持相关政策落地和开展国际合作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已经成为我国推动绿色金融发展的最重要的业界平台。

自2015年党中央国务院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中首次提出构建绿色金融体系,以及2016年人民银行牵头的《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发布以来,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绿色金融体系五大支柱”——绿色金融标准体系、金融机构监管和信息披露要求、激励约束机制、绿色金融产品和市场体系、绿色金融国际合作。我国在绿色金融的各个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在标准体系、激励机制、地方试点等领域的成就已经取得了重要的国际影响力。

去年9月,习近平主席向全世界庄严宣布,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这个承诺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进程中的里程碑事件,也是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贡献。同时,“碳达峰碳中和”愿景也将从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极大地提升绿色金融的发展潜力,为金融机构创造巨大的机遇。

当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绿色金融市场之一。其中,我国的绿色信贷规模在全球排名第一,截至2021年二季度末,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13.92万亿元,同比增长26.5%。截至去年年底,我国绿色债券余额在全球排名第二,今年上半年我国绿债发行规模同比增长181%。今年以来绿色金融业务的加速增长明显得益于各市场主体落实双碳战略的意识的提升。为积极配合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今年2月,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证券交易所先后推出碳中和债券。今年上半年,碳中和债券发行111只,发行规模约1206亿元。同时,截至6月末,我国含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概念和使用ESG投资策略的基金合计241只,规模约3500亿元。整体来看,我国绿色金融资产质量良好,绿色贷款不良率远低于全国商业银行平均不良贷款率,绿色债券尚无违约案例。

同时,我国还继续大力推动和积极参与了绿色金融领域的多项国际合作机制,包括G20可持续金融金融工作组(SFWG)、央行与监管机构绿色网络(NGFS)、国际可持续金融合作平台(IPSF)、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原则(GIP)、中英绿色金融工作组、ISO可持续金融标准技术委员会(TC322)、全球绿色金融领导力项目(GFLP)等。这些机制在推动形成国际绿色金融标准一致化、强化信息披露要求、推动跨境绿色资本流动、加速“一带一路”投资绿色化和能力建设方面发挥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金融学会和相关政府部门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绿金委和成员单位在上述所有领域都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下面,我向大会汇报2019/20年度绿金委和绿金委成员单位发起、支持或参与的部分具体工作:

1.绿金委成员队伍进一步扩大

过去一年,绿金委成员单位数量由2020年8月的250家已增加到2021年9月的273家。目前,绿金委成员单位所管理的金融资产约为250万亿元,约占我国金融机构总资产(353万亿元)的70%以上。绿金委成员机构所提供的绿色信贷以及承销和认证的绿色债券占我国绿色信贷和绿色债券发行总规模的大部分。

2.发起和支持了《碳中和背景下的绿色金融路线图研究》等研究

去年底,绿金委发起了“以碳中和背景下的绿色金融路线图研究”课题组。来自北京绿金院、清华大学、工商银行、兴业银行、人保财险、平安集团、广碳所等单位的40多位绿金委专家参与了研究。我们将在今天的年会上将发布这份课题报告的摘要版。报告针对碳中和为银行、保险、基金、证券等金融板块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并对未来如何围绕碳中和目标进一步完善绿色金融体系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建议。绿金委还支持多家成员单位开展了低碳投资机遇、金融科技在绿色金融中的应用、ESG产品与方法、碳质押贷款、金融支持绿色建筑、环境信息披露、转型金融等方面的研究。此外,绿金委作为指导单位,由人大重阳、工商银行等成员单位承办了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绿色金融主论坛,论坛上发布了首个“碳达峰、碳中和”智慧监测管理平台和“碳中和2060网站,发布了多项研究成果。

3.积极参与多项绿色金融政策标准的起草、研讨和传播

绿金委及其多家成员单位积极参与了人民银行和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的《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指南》及《环境权益融资工具》这两项行业标准的制定。这项标准的起草单位包括人民银行研究局、人民银行科技司、工商银行、兴业银行、广碳所、北京国家金融科技认证中心、江苏银行、湖州银行、华夏基金、易方达基金、中国人保、平安保险、中航信托、北京绿色交易所、北京绿色金融协会、中伦律所、君合律所、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北京国家金融认证中心等。这两项最近发布的标准填补了相关领域的空白。绿金委专家也应人民银行的邀请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金融评价方案》、《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1年版)》、《转型金融原则及支持项目分类》开展了多轮研究和讨论,并组织翻译了新的绿债目录的英文版。绿金委的公众号和绿金委专家评论也为各项新的绿色金融政策的落地进行了推广。

4.开展学术与实务研究两大征文活动

为促进绿色金融的学术与实务研究工作,提升学界和业界研究水平,绿金委委托中财大绿金院、工商银行、人大重阳、北京绿金院、《金融研究》和《现代金融导刊》杂志等单位,启动了2021年绿色金融学术实务研究两大征文活动,共收到国内外学术论文投稿113篇,实务报告21篇。优秀学术论文的作者昨天已经参加了一整天的论文研讨活动。

5.支持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工作
在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的指导下,绿金委和成员单位积极支持和参与地方绿色金融改革试点,支持北京、重庆、湖州、兰州、南平、广州、江西、内蒙等地开展绿色金融政策和产品创新研究,协助地方开展绿色项目对接,
支持广东、浙江等地方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开展更高标准的环境信息披露。


6.积极参与G20可持续金融工作组的工作

今年,G20同意恢复设立可持续金融工作组,我本人继续代表中国人民银行担任工作组共同主席。今年,G20可持续金融工作组将发布《G20可持续金融综合报告(2021年)》并制定《G20可持续金融路线图》,指导G20和相关国际组织未来几年的可持续金融工作和协调机制。此外,该工作组还将在推动提升全球可持续金融标准、ESG评价方法以及披露标准的可比性和一致性方面提出具体建议。许多绿金委专家在今年的G20研讨和报告写作过程中做出了积极贡献。


7.参与央行绿色金融网络(NGFS)启动生物多样性研究

我国参与发起的央行绿色金融网络(NGFS)从2017年年底8个成员已发展到目前的90多个成员,成为了一个国际监管机构在绿色金融领域的重要合作平台。今年,我代表NGFS与可持续金融政策洞察、研究和交流国际网络(INSPIRE)共同发起成立的“生物多样性和金融稳定”联合研究小组,该小组将于明年年初发布关于生物多样性和金融稳定议题的正式报告。该报告有望成为全球绿色金融合作机制对保护生物多样性义务的第一份正式表态性文件,对引领未来在这个领域的国际合作发挥积极作用。绿金委成员对这份文件的起草作出了重要贡献。


8.《“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原则》被写入国家政策文件

《“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原则》(GIP)是由绿金委和伦敦金融城共同发起的国际倡议,得到了全球各界的积极相应和支持。习近平主席在多个重大国际会议上推介了这项原则,最近商务部和生态环保部颁布的《对外投资合作绿色发展工作指引》也明确要求我国对外投资机构落实《“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原则》。


自2019年8月第一次全体会议以来,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原则(GIP)成员范围扩大到了40家签署机构,这些机构管理49万亿美元的资产。过去一年,由签署机构主持的三个专题工作组共组织了四次能力建设网络研讨会,同时开发了用于测算项目层面碳排放的在线工具和绿色项目库,并结合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TCFD)的建议和GIP成员机构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一套气候和环境信息披露框架。今年,GIP还发起了中亚办公室,强化在新兴市场国家的推介工作,并在刚刚结束的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发布了第二次年度进展报告。工商银行、兴业银行、中国银行等绿金委成员单位在GIP平台下承担了重要的组织协调和能力建设工作。


9.中英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试点扩大,为制定披露政策提供了基础

三年多前,绿金委和伦敦金融城发起了中英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试点。目前,中英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试点工作组成员单位持续扩大,已经覆盖所有类型金融机构,中方成员从开始的4家扩大到目前的20家机构,这些机构持有或管理的金融资产总规模超过110万亿元人民币。过去一年新加入的成员单位包括中国银行、海通国际、建设银行等。除了对绿色信贷和绿色投资信息的披露之外,部分成员机构已经披露了棕色资产、资产碳足迹、环境与气候风险分析结果等内容,部分成员制定了自身业务碳中和规划,并将目标分解形成具体行动计划。试点小组形成的方法和经验已经为人民银行制定金融机构开展强制性环境信息披露的政策和模板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二、2020/21年度绿金委工作展望


当前是全面落实国家绿色发展目标,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的关键时期。在碳中和背景下,实体经济对绿色金融的需求将大大提升,政府和监管部门也将密集出台支持双碳目标的政策、标准和激励措施。各金融机构应该充分把握这个历史性机遇,同时防范由于低碳转型可能带来的金融风险。金融机构不应将绿色金融仅仅理解为一个业务板块和绿金部门的事情,而应该将绿色发展的理念纳入整个机构的治理结构、战略目标、政策、流程、风控、产品创新和人力资源发展的全部过程。


展望下一年度,绿金委将在人民银行和中国金融学会的领导下,在支持政策研究、推动产品创新、提升环境风险管理能力、加强国际合作等多个领域继续努力,组织业界资源,支持监管机构和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的工作,支持金融机构和绿色企业扩大绿色金融业务和提升创新能力。未来一年中,绿金委将重点推动如下几方面的工作:


1.深化环境信息披露试点和推动建立强制性披露制度

绿金委将积极配合人民银行和其他监管机构,继续扩大中英试点,支持环境信息披露在地方绿金改革试验区落地,推动建立覆盖实体企业和金融机构的强制性环境信息披露制度,并积极参与相关国际标准的制定并在原则上与其保持一致。国际上,IFRS基金会正准备发起International SustainabilityStandard Board (国际可持续标准委员会),中国代表也将积极参与。该委员会将负责编制可持续信息披露的国际标准,内容以披露气候相关信息为起点,以后逐步扩展到覆盖包生物多样性在内的其他可持续相关的信息。在碳中和背景下,我国未来的披露标准也应该充分强调机构所持资产的碳排放、碳足迹以及机构的气候风险敞口。


2.支持绿色金融标准的修订和完善

支持人民银行和其他监管部门以碳中和为目标逐步完善绿色金融的界定标准,推动在绿色农业、绿色建筑、绿色基金等领域的绿色金融标准的试点。组织业界专家进一步开展ESG评级方法的研究,推动评级方法和披露标准逐步走向趋同,并提高透明度。


3.强化金融机构环境风险分析能力

通过更多的能力建设活动,强化金融机构对环境气候风险的认知,进一步推广环境气候风险分析的理念、方法和工具。支持人民银行开展“气候风险对金融稳定影响”的研究。强化该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4.支持转型试点和转型金融框架研究

在绝大部分实体企业都将面临低碳转型的背景下,转型金融将成为未来可持续金融的一个重点领域。未来的转型金融框架需要明确其界定标准、技术路径、披露要求、产品体系和配套措施。要构建这个体系,需要通过更多的实践案例来积累经验。绿金委可以推动成员单位开展金融支持企业低碳转型的试点,并及时总结经验,从中提炼出有意义的政策建议。


5.继续深化绿色金融国际合作

支持绿金委成员参与今年10月在昆明举办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和今年11月在英国举办的联合国气候大会,以展示我国金融业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和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的成就和雄心。支持G20可持续金融路线图的落实及该小组在2022年的工作。支持NGFS关于生物多样性与金融稳定的关系等研究,开展金融支持生物多样性的案例开发和研究。支持中、欧绿债发行主体在自愿基础上使用今年年底将要发布的中欧可持续金融共同分类标准,推动绿色资本的跨境流动。


各位理事,各位来宾!展望未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部署下,在人民银行和中国金融学会的领导下,在绿金委各成员单位的大力推动下,我们还会继续在绿色金融领域取得更多务实的成果,绿色金融将继续为金融业的发展创造新的机遇。


最后,请允许我代表绿金委全体成员,再次感谢各位领导对绿金委工作的大力支持!感谢所有绿金委成员的积极参与和奉献!预祝本次年会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通知公告

研究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