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是: 合作交流 > 重大活动

后疫情时期经济刺激方案绿色化路径

2020-05-27   

为应对疫情造成的内外部冲击,在制定和实施宏观和投资政策过程中,应该改变过去长期以来存在的不可持续的经济波模式,向更加可持续、更包容、环境更加友好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在实现支持就业和增加收入的同时,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多赢。.......

5月15日,由第一财经研究院、国际金融论坛共同主办,清华大学绿色金融发展研究中心和创绿研究院支持的“新冠疫情之后,经济刺激方案如何推动低碳、韧性经济转型?”主题研讨会在线上举行。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绿色金融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马骏、国际金融论坛联席秘书长兼全球绿色增长中心主任唐丁丁、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连平、原国家发改委气候中心主任李俊峰、自然资源保护协会能源高级顾问杨富强等专家参加并进行主题发言。研讨会由《第一财经日报》副总编辑,第一财经研究院院长杨燕青主持。


马骏认为,疫情过后,我国将有大量资金将投入到基础设施和消费项目,这些投资项目和消费刺激措施对未来的环境和碳排放将产生重要和长远的影响。我国有几个省份已经公布新一轮投资计划,但这些省份规划中的绿色项目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与五年和十年之前相比并没有提高,“绿色发展”理念还没有落到实处。他认为,中央应该要有明确意见,发布类似《关于提高新一轮基建绿色化程度的指导意见》,拿出具体措施,要求和督促地方积极落实。


他建议,未来刺激政策应该从如下几个方面体现绿色化:一是要大幅增加绿色项目占新一轮基建项目的比重。二是对不属于绿色项目的其他新建项目,要强化环境气候影响评估,鼓励金融机构在此类项目贷款审批中进行ESG评级,同时强化此类项目透明度,披露环境影响等信息。三是促进消费领域刺激政策的绿色化。通过公布绿色消费和服务白名单,将补贴、消费券等激励措施用于刺激绿色产品消费。四是充分利用绿色债券市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可以发行绿色特别国债和绿色专项债,引领企业和金融机构参与绿色投资。五是进一步强化金融领域绿色激励机制。巩固和强化宏观审慎评估(MPA)考核对绿色金融的激励作用,进一步增加绿色再贷款和绿色再贴现规模,推广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经验和激励机制。


唐丁丁表示,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凸显了世界范围“去全球化和去规则化”的趋势,为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协调与合作带来挑战。但可喜的是,包括欧盟、英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社会都呼吁并坚持将气候变化和绿色发展作为应对疫情、恢复经济的重要举措。在“新基建”投资计划的建设中,特别是数据中心、5G发展、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特高压等基础建设投入使用后都需要大量的能源支持,从而会急速推高能源需求与消耗,为此应予以关注。此外,“新基建”计划还应高度重视和增加对医疗、公共卫生、教育、养老以及低碳环保等“软基建”内容的支持,并力争在计划实施中实现低碳转型,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有效控制煤电建设规模以及可能新增的煤电和化石能源带来的大气污染的问题。除此之外,还应加快金融机构内部绿色化进程,以实现高质量、合规合法,而且风险可控的有利于社会环境和生物多样性、气候变化的投资发展,同时借鉴良好的国际实践,在金融机构内部建立更为严格的环境与社会风险管控政策、标准、制度和监管体系,其中一定要强调信息公开与透明度,以便于更好的实现社会和公众监督。


连平认为,为应对疫情,通过刺激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实现低碳、可持续、更加包容、环境友好的投资政策至关重要。在未来刺激方案中,尤其是在相关投资领域,要把绿色低碳的要求作为不可缺少的部分。一是加快建设低碳和智慧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减少能源消耗完成低成本低碳城市转型。二是加大力度优先推动低碳转型。加速可再生能源和前沿技术投资。三是加快建设健康城市。致力于减少空气、水和土壤污染,实施严格的工业排放标准,加大对城市绿化、绿色基础设施投资等投入。四是促进高科技发展,创新商业的模式。加快数字经济发展,推动技术创新并应用到商业模式中。


李俊峰指出,各行各业在疫情中受到的影响较大,特别是第三产业,中小企业,因此当前首要任务是“控疫情、保民生、补短板”。未来的发展要借鉴国际经验,考虑能源结构转型过程中的公平性、有序性,同时要兼顾技术发展的两面性。


杨富强表示,经济刺激方案会对未来产生重大影响。应该高度的重视各种投资方案,在救民生、救经济的同时,不能忽略绿色发展。新基建是促进消费型的,也是科技增长型的,人才培育型的。包括5G、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城际公路和轨道交通以及城市轨道交通。新基建对能源发展和电力需求产生很大影响。我国的能源发展战略转型要将可再生能源和节能放在首位,加大特高压输电和配电网建设,提高对电动汽车充电桩的投资。抑制新煤电厂的建设和减少煤电装机容量,加强电气化投资实现零碳城市。


在讨论中,与会嘉宾一致认为,全球低碳化发展已经成为大势所趋。为应对疫情造成的内外部冲击,在制定和实施宏观和投资政策过程中,应该改变过去长期以来存在的不可持续的经济波模式,向更加可持续、更包容、环境更加友好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在实现支持就业和增加收入的同时,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多赢。


通知公告

研究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