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是: 图片新闻展示

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吹风会文字实录

2017-07-03   

发展绿色金融是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绿色金融发展。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了“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宏伟目标。李克强总理在2016和201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都要求“大力发展绿色.......

2017年6月16日上午,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出席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以下是陈雨露副行长发言及问答实录。

主持人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本周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讨论了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总体方案和推进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制度改革的有关情况。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相关情况,我们今天非常高兴邀请到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先生,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李元平先生,请他们向大家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的提问。

下面先请陈雨露先生作介绍。

陈雨露: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参加今天的政策例行吹风会。首先我受周小川行长的委托,代表人民银行向新闻界的各位朋友长期以来对金融工作,特别是对人民银行工作的关注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国务院第176次常务会议已经审议通过了五省(区)的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总体方案。借今天这个宝贵的机会,我非常愿意把相关的情况给大家做一个简单介绍,也非常愿意回答大家关心的一些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今年5月份,总书记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了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

发展绿色金融是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绿色金融发展。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了“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宏伟目标。李克强总理在2016和201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都要求“大力发展绿色金融”。2016年8月,经国务院同意,人民银行等七部委共同发布了《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中国成为全球首个由政府推动并发布政策明确支持“绿色金融体系”建设的国家。

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的绿色金融正呈现出全面提速的良好态势,但从总体上看仍处于探索阶段。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加快绿色金融体制机制创新,更好地探索绿色金融发展模式,加大金融对改善生态环境、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的支持,对调结构、转方式,促进生态文明建设,都具有重大意义,这也是中国政府切实履行《巴黎协定》承诺的一项重要举措。

下一步,人民银行将会同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加强与五省(区)政府的沟通,确保试点工作稳妥有序推进,为加快构建中国的绿色金融体系、促进绿色金融持续健康发展,探索出可以复制可以推广的经验做法,更好地发挥绿色金融助推中国经济绿色转型的积极作用。

谢谢大家!

主持人:下面进入答问环节,按照惯例,提问前请通报一下所在的新闻机构。请提问。

中央电视台记者:第一个问题想提问给人民银行的陈行长。在前天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审议通过了五个地方的绿色金融改革试点方案,想请问这五个地方的绿色金融改革试点各有什么特色和侧重?谢谢。

陈雨露:谢谢你。会议以后也有很多朋友都问,为什么是这五个地方。选择这五个省(区),总体来说基于三方面的考虑:一是因为绿色金融是五大发展理念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所以试点工作还是要有充分的代表性,既要考虑经济发展阶段,同时也要考虑到空间布局,东部、中部和西部都要覆盖到。二是这五个省(区)在前期都已经积极探索了绿色金融实践,在支持产业绿色转型、支持绿色发展方面都有一定的基础,在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产业基金,甚至在环境权益交易等方面都进行了积极探索创新。三是这五个省(区)的地方政府的领导都高度重视,比较早的就开始申报绿色金融的创新试验区,而且这五个省(区)都已经做了或者承诺要建立财政、地方税收优惠等方面的激励机制,有的还承诺了在引进绿色金融人才方面也要给予激励机制。考虑到这三方面原因,我们选择了这五个省(区)。

从试点的内容来看,这五个省(区)改革创新方案的基本内涵是统一的,以金融创新推动绿色产业发展为主线,以制度创新为重点,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要在制度、组织、市场、产品、服务、政策保障等六个方面进行探索实践。

从各自的特色和侧重来看,这五个省(区)大概可以分成三类,第一类是浙江省和广东省,第二类是贵州和江西省,第三类是新疆。

浙江和广东的共同特点是经济和金融业比较发达,同时作为东部省份,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绿色发展的需求非常迫切。如何把金融市场发展的优势和产业转型升级迫切需要有机地结合起来,探索绿色金融发展就成为了一个重要道路。

具体来说,浙江省湖州市是全国五个已经编制了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试点地区之一,衢州市已经在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产业基金等方面开展了先行先试。这次将湖州和衢州作为试点地区,就是要整体地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金融方面的实现机制,要在这方面下功夫,创新绿色金融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对中小城市整体实现绿色发展方面的服务。

广东省侧重的是发展绿色金融市场,突出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包括排污权、水权、用能权这些环境权益交易,以及审慎稳妥推进碳金融产品的创新,紧紧地围绕着推动像新能源汽车这些战略性主导产业的快速发展,建立一个绿色金融市场与经济增长相互促进的新型发展模式。

贵州省和江西省的共同特点,大家知道,是绿色资源比较丰富,生态优势明显,但是又属于经济后发地区。如何避免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需要利用良好的绿色资源发展绿色金融这样一个机制,构建绿色发展方式。具体包括绿色金融如何重点支持好有机现代农业、都市现代农业、农业生产排污处理等项目,如何支持好节能减排、清洁能源项目,如何支持好大数据产业等新兴产业的发展。

新疆突出的特点是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生态文明建设条件也比较好。新疆现在处在一个依托“一带一路”的战略,加快向西开放的一个重要战略机遇期,所以需要充分发挥好建设绿色丝绸之路的示范和向外辐射的作用,通过加大绿色金融的支持力度,来探索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新疆侧重于探索绿色金融支持现代农业、清洁能源资源,以及跟风电、光电相关的高端制造业等方面的比较优势产业,以点带面地推动绿色发展。谢谢。

彭博新闻社记者:第一个问题是关于绿色金融,现在美国已经退出了《巴黎协定》,现在中国推出的绿色金融会不会影响到出口的企业?第二个问题,现在中国正在进行去杠杆化的工作,但是同时在这方面市场上资金又很紧张,这里就涉及到一个权衡的问题。我的问题是,中国在推动增长和维持稳定方面究竟更优先考虑哪一个方面呢?

主持人:可能第二个问题已经超出了今天的主题范围,看看陈行长有没有什么信息提供。

陈雨露:我非常理解你关注这两个问题。我想重点回答你的第一个问题。我们也注意到,美国总统特朗普先生今年6月1号宣布美国要退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我想说的是,绿色发展是一个国际潮流,浩浩荡荡,难以逆转。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通过发展绿色金融,来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这既顺应历史潮流,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在绿色金融发展上,通过绿色金融来实现环境改善,包括大气环境的改善,这是我们绿色金融的一个重要的任务和指向。我觉得,现在不是要不要搞绿色发展和绿色金融的问题,而是要在试验区探索什么样的制度创新、组织方式、市场模式、产品创新更加适合中国。

比如,发展绿色金融债券,2016年G20杭州峰会公报就明确提出了要支持本地绿色债券市场的发展,并得到了与会各国领导人的热烈响应。对于绿色债券的发展,虽然目前还需要统一绿色债券的界定标准等都需要进一步完善,但是我们看到绿色债券的发行、绿色债券市场的发展,不仅在欧洲和其他国家,包括在国内都得到大家的支持和响应。我国绿色债券的发行、绿色债券的交易、绿色债券的流动性都有一个比较好的表现。所以我们相信,绿色金融和绿色发展不仅在中国,而且在全球范围内一定会稳定地向前发。对于国际贸易,对于国际投资,对于我们的出口企业,好处也是越来越大。

主持人:可能你也比较熟悉,中国有五大发展理念,其中有一个是绿色发展理念,我理解,绿色金融也是我们既定的发展理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继续提问。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我的问题也是提给陈行长的。目前绿色金融的发展还普遍面临融资成本比较高、期限比较长、收益比较低等问题,这些问题也是全球共同的一个难题,所以想请问一下中国有关方面将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谢谢。

陈雨露:这个问题核心的指向就是绿色金融发展的可持续性问题,这也是绿色金融发展当中的一个非常核心的问题。把这个问题解决好了,绿色金融的试验也标志着成功了。我们强调的要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和经验,主要就是围绕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来讲的。

正像刚才这位记者朋友讲的,在全球范围内绿色金融的探索还是一个新生事物,所以在发展过程当中面临的一个最大的挑战,就是怎样解决可持续性问题。因为绿色发展在我们的印象里,一些投资项目的回报率比较低的,期限相对也比较长,所以投资风险相对大一些。金融本质的属性是市场化和商业性的,它是追求回报的。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把这两者结合在一起,这就是问题的关键所在。这些问题在中国有,其他国家也有。但是如果我们老强调这两者之间的对立性,而不去尽快地行动起来,去寻找它们两者之间的统一性,那么我们这项事业就不可能向前发展。

具体来说,在试验区当中要重点做好以下这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进一步完善促进绿色金融发展的正向激励机制。这里面特别重要的就是来自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财政贴息、税收优惠的支持,来自于央行再贷款的支持,来自于绿色发展基金这些低成本的资金,来综合降低绿色融资的成本。

二是加大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我们知道,绿色融资的需求又是分层次、多样性的。对于那些纯粹的公共产品,资金需求通常是要财政资金或者公共资金来承担。对于有一定的投资回报,同时又希望能够进入商业化运作,经过精细的组织是可能实现商业化或准商业化运作的,这是金融主要进入的领域和项目。此外,对于组织方式和产品设计也有多样性的要求。比如,我们对短期的绿色投资项目,以银行信贷为主来设计它的产品服务体系;对于中长期现金流又相对稳定的绿色项目,可以考虑债券市场融资;对于那些高成长性但风险相对比较高的绿色项目,就要考虑从私募股权基金或者通过上市融资,通过资本市场,特别是股权市场来解决。所以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应当要满足多样性和多维度的需求。

三是持续提升绿色金融市场的透明度。也就是主要解决现在普遍在绿色金融市场投融资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这里面要强化环境信息披露的要求,建立公共环境数据平台,要完善绿色金融产品的标准,完善绿色评级和认证,要建立环境压力测试体系等,来有效制约污染性的投资。

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和发展的规律。也就是,从长期来看,随着绿色环保意识的逐渐增强,绿色体制机制的不断健全完善和环保政策逐步的落实,非绿色项目的成本从长期来看是在不断上升的,相对来讲绿色项目的成本则会逐渐降低,绿色项目的收益性会不断上升。所以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绿色金融发展的长期空间是非常大的,绿色金融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一定会越走越宽。谢谢。

主持人:这个问题可能和刚才彭博社的问题有一定的关联度,也可以参考这个问题相关的回应。请大家继续提问。

中国新闻社记者:我的问题提给陈行长,想请问在支持五地绿色金融改革试点方面,人民银行等部门会有哪些具体的政策和措施?谢谢。

陈雨露:谢谢你的问题。首先我想说的是,我们五个省(区)的地方政府承担着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的主体责任。作为人民银行,我们将会同相关部门全力地支持五个省(区)绿色金融的改革试点,为改革创造良好的环境。

具体来说,我们会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第一,要想办法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绿色金融投入的力度。因为金融的支持主要还是由金融机构来实施的,怎么样解决它内在动力的问题,这是在政策支持上需要着力考虑的问题。对央行来讲,我们现在除了传统的工具之外,正在研究探索另外两种办法。一是要研究探索把评级达标的绿色信贷资产纳入到货币政策操作合格质押品范围,这个对于银行发绿色信贷是一个很大的激励。二是进一步完善宏观审慎政策评估体系(MPA),探索把存款类金融机构的绿色信贷业绩评价纳入到MPA当中来。应当说这也是促进绿色信贷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激励措施,也是银行业金融机构非常看重的。

第二,要努力培育更多的“负责任”的投资者,来争取引入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到我们的改革试点当中来。近些年的实践已经表明,社会声誉的效应是可以激励绿色投资的,所以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绿色产业的投资者,包括绿色债券的发行人,他们一方面获得了相应的商业回报,同时也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而这个社会声誉对其企业的持续发展,对其企业的社会认同都产生了非常大的积极作用。怎么样加大对绿色金融理念的宣传、推广,培育吸引更多的有社会责任感的投资者,引导中长期的社会资本能够投入到绿色项目和绿色金融当中来是我们要大力推动的。

第三,支持和鼓励绿色金融产品服务和创新,拓宽试点地区绿色融资渠道。刚才在回答上一个问题的时候我已经说了,这里面包括探索特许经营权、项目收益权、排污权等环境权益抵押和质押融资等。

第四,要加快完善与绿色金融发展相关的金融基础设施,优化绿色金融的发展生态,建立绿色金融风险防范机制。这也是一个非常基础性的工作,需要我们来推动。重点包括,要统一绿色项目的界定标准,什么样的项目才算是绿色项目,什么样的项目、什么样的债券才符合绿色债券的界定标准。同时,要提高环境信息披露的要求,确保募集资金要用到绿色项目上来。还要建立企业污染排放、环境违法违规记录等信息共享平台,建立健全绿色信用体系,作为我们整个社会信用体系和征信体系建立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有利于绿色金融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谢谢。(完)

通知公告

研究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