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是: 绿金案例 > 国内案例

转型金融案例汇编连载 | 首创基于企业碳评级融资新模式助力企业低碳转型

2025-11-23   

....

一、基本情况

目前,发展转型金融已成为国际共识。作为支撑企业低碳转型的重要金融工具,我国绿色供应链和绿色票据业务均处于起步阶段。广东作为全国制造业和经济大省,创新金融产品支持产业绿色转型升级迫在眉睫。在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的指导下,广州碳排放权交易中心(简称“广碳所”)首创推出“企业碳评级认定标准”(简称“企业碳评级”)。

2021年,广碳所联合TCL科技集团财务有限公司(简称“TCL财务公司”)在省内制造业领域落地首笔基于企业碳评级的绿色碳链通,并于2022年联合顺德农村商业银行(简称“顺德农商行”)将该模式推广至家电制造领域,同年9月又联合广东能源集团财务公司落地省内首单以市场为主导、以“标准构建+量化评估+数据应用”为支撑的绿色(碳减排)票据。

(一)先行先试,联动首创“绿色碳链通”模式,稳步拓展覆盖领域

绿色碳链通是金融机构基于供应商对核心企业的应收账款、票据等债权,结合企业碳评级,量化测算核心企业上下游企业实际的节能减排效果,金融机构根据企业碳评级结果,对供应商提供差异化优惠信贷资金的融资模式,调动产业链各方减排脱碳的积极性。2021年11月,在人民银行惠州市分行的指导下,TCL财务公司与广碳所联手,积极探索、创新落地广东首笔制造业领域的“绿色碳链通”业务。TCL财务公司根据企业碳评级结果提供差异化的优惠利率融资,分别为TCL旗下一家企业提供供应链票据贴现融资102万元,利率3%;为TCL上游一家供应商提供供应链票据贴现融资247万元,利率3.2%。两笔业务分别比同期商业票据贴现利率低150个基点和130个基点。

2022年,TCL财务公司持续围绕“企业碳评级”这一关键要素,在“绿色碳链通”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业务模式,支持企业减碳、降排。2022年6月,TCL财务公司落地全国首笔财务公司碳减排票据再贴现业务,综合第三方对企业减碳评估结果、项目减碳水平和其他综合要素,打通再贴现货币工具支持路径,为相关企业提供贴现资金2000万元,预计可带动企业实现年度碳减排量约840吨。同年10月,TCL财务公司又成功使用供应链票据工具,复制上述模式,成功落地了全国首笔绿色再贴现业务,相关资金全部用于支持企业经营生产,贴现成本较同期市场利率降低近一半。

2022年3月,在人民银行佛山市分行指导下,顺德农商行依据广碳所出具的企业碳评级结果,对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核心企业)供应商——佛山市顺德区精艺万希铜业有限公司办理184.58万元票据贴现业务,贴现利率较同期同类型票据贴现利率低140个基点。人民银行佛山市分行为此次业务开通绿色通道,将该笔票据贴现业务纳入再贴现的支持范围,快速、全额满足其再贴现业务需求,及时提供低成本的资金支持,顺利落地家电行业首笔“绿色碳链通”业务。

(二)持续探索,落地省内首笔绿色(碳减排)票据再贴现,支持企业绿色转型

绿色(碳减排)票据再贴现主要依据以企业碳评级和项目减排量量化评估两大技术模块为支撑的绿色(碳减排)票据认定机制。通过构建企业碳账户,并将企业碳评级结果和项目实际减排量与再贴现利率进行分档挂钩,以此激励企业开展节能减排业务的主动性。

广东省能源集团下属企业广东能源集团天然气有限公司与广东粤华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粤华发电”)之间签订了天然气供应协议,前者采购天然气用于发电,后者开具商业汇票用于支付货款。2022年8月,广东能源集团财务公司就广东能源集团天然气有限公司收到粤华发电开具的14笔商业汇票向人民银行提交再贴现业务申请。在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省分行营业管理部的支持下,广东能源集团财务公司引入广碳所作为第三方认证机构,对票据绿色属性以及项目减排量进行科学评估和认证。广碳所从票据的交易背景、绿色属性和测算票据贴现减碳效应等方面着手,依托“企业碳评级构建+项目减排量量化评估+建立企业碳账户”的绿色(碳减排)票据认证机制,对票据签发企业粤华发电进行主体碳评级(最终企业碳评级结果为A),并根据科学测定项目减排量,预计将减排二氧化碳超4万吨,因此认定该公司签发的商业汇票为绿色(碳减排)票据,并出具企业碳评级和项目减排量认证报告。同年9月,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依据认证报告以碳减排票据再贴现的方式受理了业务申请,给予2.0%的再贴现利率并全额满足了再贴现资金需求,将信贷资金精准投放到能源保供和绿色转型关键领域。

二、创新亮点

一是填补省内绿色供应链和绿色(碳减排)领域票据再贴现业务的空白,有力支持企业低碳转型发展。全省首单基于企业碳评级的绿色供应链和绿色(碳减排)票据再贴现业务落地,彰显了金融对绿色转型的精准支持,探索了转型金融支持煤电等碳密集和制造业等高环境影响行业可持续转型发展的实现路径。

二是实现贷款和再贴现利率与企业碳评级结果挂钩。绿色碳链通和绿色(碳减排)票据再贴现利率均与企业碳评级结果挂钩浮动,该模式可广泛面向各类低碳转型企业,并同时适用于绿色金融和转型金融等领域。

三是基于企业碳评级的业务应用场景广泛,可操作可复制性强。企业碳评级指标体系具有普适性、覆盖面广、操作便利等特点,已在制造业、家电行业等不同行业扩展应用,通过结合使用不同的金融工具助力企业低碳减排,通过碳评级结果助力金融机构高效、准确识别,以更好地掌握供应链、产业链的整体碳排放情况。

三、取得成效

(一)绿色碳链通

TCL财务公司和顺德农商行根据企业不同的碳评级结果,分别为企业带来降幅超过150个基点、130个基点和140个基点的融资优惠利率,以差异化的融资价格成本正向激励供应商企业进行节能减排。此外,基于企业碳评级和绿色碳链通模式的扩展延伸,截至2024年末,TCL财务公司累计开展“绿色”再贴现业务超过12.96亿元,为相关企业节省融资成本超过650万元,有效实现了金融助力核心企业带动产业链上下游绿色、低碳转型的目标。

(二)绿色(碳减排)票据

从经济效益看,票据再贴现有力地支持了天然气(“煤改气”)发电项目运营获得低成本信贷资金,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给予2.0%的再贴现利率。粤华发电供应商获广东能源集团财务公司给予比同类型非绿色(碳减排)票据认证业务低约11%的贴现利率,将切实增强其能源保供能力和绿色转型发展动力。从环境效益看,天然气属于优质高效、绿色清洁的低碳能源,粤华发电采购天然气用于发电,可产生碳减排效果,据测算,6100万元票据融资预计将减排二氧化碳超4万吨,可带来显著的减排效果。截至2024年末,广东能源集团财务公司为相关企业提供贴现资金2.36亿元,共计42笔绿色(碳减排)票据,票据预计可实现年度碳减排量超16万吨。

四、推广条件

在推广条件方面,完善的碳减排效益核算、评估和认证机制以及统一的碳评级认证标准,对绿色碳链通和绿色(碳减排)票据业务的开展至关重要。

在障碍与制约方面,目前企业碳账户处于起步阶段,大部分企业对企业碳账户的认识水平以及碳信息披露制度建设参与度较低,金融机构亦缺乏统一的碳排放测算、碳足迹管理工具及平台,难以及时准确掌握企业的碳排放情况与节能减排成效。

五、展望与建议

该项目主要是围绕广碳所开展的企业碳评级,创新具体应用场景,目前落地数笔创新产品,规模较小。后续建议大力推广、批量应用碳评级认证标准,在更多地方构建符合当地实际的碳评级体系或标准,通过企业碳评级可获知各类企业和项目在应对气候变化与“双碳”目标下的适应性和竞争力,进一步推动绿色供应链和绿色票据等规范化和规模化发展。其他意见与建议如下:

一是建议依托绿色(碳减排)票据,充分发挥货币政策工具作用,激励金融机构为碳减排提供资金支持。金融主管部门可进一步利用好再贴现、再贷款等货币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持续增加对经济主体实施碳减排乃至碳零排的信贷投放,为建设“绿美广东”提供更有力支持。

二是建议完善绿色金融工具碳减排效益核算、评估和认证机制。依托广碳所为代表的第三方认证机构,在实施相关业务过程中加强碳减排效益核算评估,助力金融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精准识别绿色票据、防范漂绿风险,为实施绿色信贷和绿色货币政策工具提供可靠支持。

三是建议进一步拓宽基于碳评级的应用场景。基于碳评级的金融工具可应用于绿色金融、转型金融以及气候投融资领域等众多场景,对接各级政府的减碳体系与绿色发展体系,服务各类实体产业开展碳减排效益评价,探索融入金融科技、区块链等赋能绿色金融支持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通知公告

研究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