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是: 绿金案例 > 国内案例
一、基本情况
昌吉州是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重要组成部分,资源性产业密集型。高碳行业低碳转型发展是昌吉州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中之重,转型需求尤为迫切。在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工作基础上,先行先试,制定出台的转型目录和认定办法,积极探索转型金融发展路径,推动区域经济低碳转型升级,是落实党的二十大决策部署和政府工作报告精神的重要举措。
2023年,中国人民银行昌吉州分行联合相关部门,在新疆率先制定出台了符合昌吉州产业布局的《昌吉州降碳转型升级项目目录(2023年)》《金融支持昌吉州降碳转型升级项目认定办法》和《金融支持昌吉州降碳转型升级企业认定办法》(以下简称转型目录和认定办法)。这是新疆首个地方层面明确金融支持高碳行业低碳转型升级活动的一次创新举措,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一次锚定实践,将为新疆探索地方经济绿色低碳发展路径,有序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经验。
二、创新亮点
1.明确转型行业支持范围,理清转型金融服务界限
转型目录中明确金融支持的高碳行业,包括现代煤化工、有色金属冶炼、火力发电等9个大行业74个子行业,提出行业具有显著节能降碳效益的转型升级路径,并基于碳实质性贡献和技术更新进行动态调整;对照国家、地方、行业节能降碳目标,按照“行业有序达峰、降碳稳步推进”的原则,制定不同行业2023—2025年阶段性降碳转型目标,有序推动“十四五”期间经济转型升级发展。通过科学界定转型金融活动范围,明晰转型升级目标,确保金融精准支持高碳行业低碳转型升级有据可依。
2.明确转型认定标准,确保转型金融创新科学规范
认定办法规定金融支持低碳转型项目和企业的认定原则、条件和要求,适用于属性识别、界定和入库认定及管理。编制金融支持低碳转型升级项目和企业信息披露模板,构建转型金融信息披露框架及披露标准。引进独立第三方机构进行评估认证,确保认证结果客观公正。认定办法既明确了金融支持的领域,以及如何判断该领域的转型目标是否达成,推动金融精准支持高碳行业低碳转型升级的科学公正,也便于转型企业和项目后续管理,可操作性强,认定科学、规范。
3.明确工作推进机制,推动转型金融落地见效
强化银政企协同推进工作机制,建立降碳转型升级项目库和企业库,搭建金融机构+转型项目和企业推荐交流平台,推动金融机构创新碳密集行业与低碳转型目标挂钩的产品和服务,引导更多的资金支持高碳经济活动向低碳转型,有效满足碳密集行业合理的融资需求,破解高碳行业融资局限。通过金融精准促进经济社会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为昌吉州经济低碳转型发展贡献金融力量。
三、取得成效
人民银行昌吉州分行引导金融机构围绕昌吉州地方性转型金融标准“一目录两办法”,积极开展转型金融改革创新,为企业提供“融资+融智”转型金融服务,让无形碳资产变有形。据统计,2023年以来,金融机构累计投放符合转型目录支持方向的贷款107.96亿元,加权平均利率3.56%。指导兴业银行乌鲁木齐分行创新办理全国首笔3.6亿元跨履约期碳排放权质押融资服务,全疆首笔7.68亿元煤矿智能化验收评分挂钩贷款和3.95亿元低碳转型挂钩贷款,激发企业减碳降碳活力,低碳转型挂钩贷款每年实现二氧化碳减排量22.54吨;指导建设银行昌吉州分行创新转型金融服务,办理新疆系统内首笔2亿元碳排放权质押贷款,盘活企业碳资产,为企业低碳转型发展贡献金融力量。
四、推广条件
一是产业发展方面:本标准适应于拥有高碳行业并作为优势发展产业的地区;二是金融机构方面:辖区金融机构拥有一定的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经验,具备一定改革创新能力;三是政府协同方面:金融监管部门和产业主管部门之间具有一定的协同合作关系,确保合力共促推动转型金融标准落地实施。
五、不足与改进建议
一是缺乏配套的财政激励政策,为推动地方性转型金融标准顺利落地实施,取得积极成效,建议地方政府制定出台激励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和企业开展转型金融改革创新。二是缺少转型金融专业人才,建议通过开展转型金融专题培训,加强与第三方专业机构的合作等方式,提升基层金融机构业务人员对转型项目的识别能力和转型信贷风险管理能力。三是转型项目目录有待更新完善,由于各级政府不断出台完善高碳行业转型发展的政策措施,建议加强与政府部门的合作,定期更新低碳转型项目目录,适配国家政策新要求,促进地方高碳行业有效减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