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是: 绿金案例 > 国内案例

转型金融案例汇编连载 | 邮储银行蚌埠市分行创新“绿色生物制造+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助力企业低碳转型发展

2025-10-10   

....

案例十  邮储银行蚌埠市分行创新“绿色生物制造+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助力企业低碳转型发展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生物制造被认为是传统化学工业转型和现代化的可行解决方案,世界基金委员会预测,到2030年,工业生物技术每年可降低约10亿至25亿吨的二氧化碳排放。但在生产过程中,生物制造产业仍面临能源消耗高、生产效率低等问题,制约了其可持续发展。基于此,在中国人民银行蚌埠市分行指导下,邮储银行蚌埠市分行为蚌埠市某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投放首笔“绿色生物制造+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授信金额1亿元,期限3年,激励企业主动开展减排降碳活动,不断提升可持续发展表现。

该笔业务支持的企业是一家具有聚乳酸全产业链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依托发酵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研发平台,掌握了乳酸发酵、提取、聚合及下游聚乳酸纤维和聚乳酸塑料制品的全产业链生产技术,建成世界首条千吨级聚乳酸纤维生产线,预计2025年底产业规模达700亿元,居全球第一。随着产业链的不断延伸,企业绿色低碳转型需求迫切,需要更多资金支持。邮储银行蚌埠市分行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及产品结构,设定了可持续发展绩效目标,并与贷款利率挂钩,实现企业日常经营和社会节能减排共赢。

二、创新亮点

(一)量身定制减碳转型方案

科学清晰的转型目标与明确的降碳相关投资计划是企业获得转型金融支持的首要条件。人民银行蚌埠市分行制定《融资主体转型方案编制大纲》,涵盖了企业基本情况、转型战略与目标、转型行动计划、财务与转型融资计划、相关保障措施、公正转型与社会责任、转型信息披露及承诺与责任等八方面内容,为企业编制符合转型金融要求的转型方案提供了标准化参考。邮储银行蚌埠市分行协调和帮助企业参考《融资主体转型方案编制大纲》,编制企业减碳转型方案。

(二)科学设定贷款核心要素

本次贷款严格依照贷款市场协会(LMA)、亚太贷款市场协会(APLMA)和贷款银团贸易协会(LSTA)联合发布的《可持续发展持钩贷款原则》,遵循“优选企业、明确战略、制定指标、严格评估”四大标准,引入独立第三方环境评估机构——中诚信绿金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对项目关键指标(KPI)和可持续发展绩效目标(SPT)等要素进行评估论证。通过多轮走访、科学评估,最终确定项目贷款的关键绩效指标(KPI)为借款人单位产品电耗,预设可持续发展绩效目标(SPT)为截至2024年12月31日借款人生产丙氨酸的单位产品电耗不高于2600.00瓦时/吨。

(三)实施双向价格调整机制

邮储银行蚌埠市分行以2023年12月20日对应的一年期LPR(3.90%)作为定价基准,附加双向利益与惩罚机制。根据贷款协议约定,若贷款项目实现既定目标,银行则于第3个计息年度将贷款利率下调10个基点(BP)。若未达到预设指标,银行则于第3个计息年度将贷款利率上调10BP。贷款存续期间,中诚信绿金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每半年对企业目标完成情况进行核验并出具认证报告,激励督促企业通过采用先进技术及高效设备等方式主动减排降碳。

三、取得成效

(一)加速企业低碳转型进程

通过发放该笔贷款,推动企业采取提升发酵技术、优化提纯工艺、创新使用新工艺等方式积极主动减排降碳。截至2024年11月末,该企业丙氨酸生产单位产品电耗2609.00瓦时/吨,实现二氧化碳减排 3228.93吨,年平均节约能源量1271.43吨标准煤。

(二)有力提高企业社会声誉

该笔贷款将企业的低碳转型表现与融资行为有效联结,能够有效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对利益相关方的可见度。在贷款存续期间,该企业通过新闻报道、社会责任报告等方式对可持续发展绩效目标(SPT)达标情况加以跟踪披露及宣传,进一步塑造了优秀的企业形象,形成了良好的品牌推广效应。

四、推广条件

该项贷款产品的运用推广需要企业、金融机构及中介机构多方共同协作。

(一)企业应制定科学可行的低碳转型方案

企业应制定符合转型金融要求的整体转型方案以及节能降碳相关投资计划。基本要求包括:一是设定科学的减碳目标和路径;二是避免“碳锁定”,承诺不再新建具有“碳锁定”效应的项目;三是对其他环境目标“无重大损害”;四是满足最低社会保障和公正转型;五是制定实现碳减排目标的短、中、长期投融资计划;六是明确计划使用的转型金融工具及不同工具筹集资金的主要用途、后续还款安排等。

(二)金融机构提供与转型目标相适应的金融产品服务

金融机构需聘任外部可持续评估机构就项目关键指标(KPI)和可持续发展绩效目标(SPT)设计的合理性等方面进行审核认证。对于符合转型金融支持条件的企业,金融机构应根据企业选择的转型技术,对融资期限内企业的预期转型绩效进行评估,制定与项目关键指标(KPI)和可持续发展绩效目标(SPT)等要素挂钩的差异化金融支持方案。

(三)定期开展企业转型相关信息的披露审核工作

获得转型融资的企业至少每年向金融机构披露一次信息。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是否有重大环境违法违规行为、低碳转型方案落实情况、转型融资使用情况、转型效果及关键绩效指标完成情况。第三方机构审核企业披露的相关转型信息并出具跟踪评估意见。

五、展望与建议

该项目在贷款存续期间,由第三方服务机构每半年对企业目标完成情况进行核验并出具认证报告,激励督促企业通过采用先进技术及高效设备等方式主动减排降碳。建议引导企业将可持续发展绩效目标(SPT)达标情况在可持续披露报告/社会责任报告中加以披露及宣传,展示企业社会责任,塑造优秀的企业形象。其他意见及建议如下:

(一)完善相关业务标准

建议国内监管机构可参考国际相关指引文件,制定和完善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的规范或指引,加快推进我国可持续发展贷款的落地和应用,促进市场规范化和专业化程度。

(二)精细化业务结构设计

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的核心要素在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确定、关键绩效指标的选定以及利率调整机制。金融机构应完善可持续发展目标确定的指引,按照实质性、战略性以及远期性等原则,合理确定目标;积极开拓不同维度的可持续发展绩效目标,除了关注环境指标,也应关注社会和治理指标;利率调整机制应更加细化,按照双向调整原则,给予借款人更多正向激励。

(三)不断完善信息披露机制

鼓励借款人不断完善信息披露机制,第三方机构应做好自身认证审核环节,共同为贷款质量把关,强化信息披露,提升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的透明度和可信度。

(四)创新相关金融产品服务

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仍有较大创新空间,建议进一步探索创新可持续发展挂钩绿色贷款、可持续发展挂钩社会责任贷款、可持续发展挂钩主权贷款等,丰富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的品类和范围。



通知公告

研究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