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是: 绿金案例 > 国内案例

转型金融案例汇编连载 | 河北省编制钢铁行业转型金融标准

2025-09-08   

....

案例三  河北省编制钢铁行业转型金融标准


一、基本情况

钢铁行业是我国碳排放量最高的制造业行业,占我国碳排放总量的15%左右,在制造业31个门类中排放最高。为实现《巴黎协定》气候目标,2050年全球钢铁行业至少要降低50%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有着巨大的低碳转型压力和潜力。河北作为钢铁大省,开展转型金融探索意义重大。2023年粗钢产量2.1亿吨,约占全国的20%,连续21年全国第一。目前有钢铁冶炼企业39家、冶炼厂点60个,分布在内陆和沿海地区,且生产工艺多样(例如长流程、短流程、氢冶金等),在河北探索构建钢铁行业转型金融标准,对全国相关标准制定具有重要示范意义。

在人民银行指导下,人民银行河北省分行会同省发改委、工信厅、生态厅、省委金融办、金融监管总局河北监管局、河北证监局等部门联合印发《河北省钢铁行业转型金融工作指引(2023—2024年版)》(下文简称工作指引)。《工作指引》主要内容包括:一是明确企业获得转型金融支持需要的条件。二是将采购低碳排放钢铁产品的下游企业纳入转型金融支持范畴。三是界定出176项转型金融支持的技术,精准识别低碳转型活动。四是拟定了转型方案编制大纲,为钢铁企业编制符合转型金融要求的转型方案提供了便利。五是明确业务开展流程,为金融机构开展钢铁行业转型金融业务提供了指导。

二、创新亮点

1.构建了防范“假转型”风险约束机制

一是将制定企业整体转型方案并通过评估作为企业获得转型金融支持的前提。二是对技术先进性作出规定,明确要优于行业均值。三是明确了环境信息披露的内容。

2.制定了企业低碳转型方案编制模板

模板内容包括企业的短中长期降碳目标、所选择的技术路径、相关投资计划和项目构成、转型融资计划、环境信息披露、公正转型、社会责任与无重大损害原则等,为企业编制转型方案提供便利。

3.通过设定技术指标确保转型项目的先进性

一是降碳投资涉及的相关工序碳排放指标预期值低于行业对应工序碳排放的基准值。二是节能改造涉及的相关工序预期能耗指标低于《工业重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2023年版)》(发改产业〔2023〕723号文印发)规定的基准能耗。三是2024年底前完成超低排放改造或环保创A。四是界定出176项转型金融支持的技术,详细列出了技术说明、降碳效应、应用案例等,确保转型效果易测算且具有先进性。

4.支持范围不仅包括项目建设还涵盖项目运营

明确金融机构对企业转型方案中所有项目的建设和运营都可给予转型金融支持,包括但不限于项目贷款、流动性贷款、票据业务等,并鼓励将融资成本与企业转型效果挂钩。

5.将转型金融的支持主体拓展到下游用钢企业

明确采购低碳排放钢铁产品的下游企业可以获得转型金融支持。具体的条件包括:一是证明采购的是低碳排放钢铁产品;二是采购目的是用于生产。旨在发挥转型金融的激励作用,提升低碳排放钢铁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三、取得成效

提升了金融机构对钢铁行业低碳转型的支持力度。《工作指引》发布以来,多家金融机构给予了河北省钢铁行业差异化信贷政策。如中国银行将河北省分行的钢铁行业授信类别由维持份额类调整为选择增长类,贷款增速不再受限;交通银行授权河北省分行可以按照环保绩效、能效水平等准入标准,自主支持钢铁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兴业银行为转型金融业务提供5亿元利率补贴;招商银行制定《河北省钢铁行业区域信贷政策》,专项给予河北授信权限。

首批4家钢铁冶炼企业和1家用钢企业转型金融业务已经落地,预计到2025年可以实现较2022年碳减排200多万吨。4家钢铁冶炼企业共获得转型融资授信约120亿元,利率较同类非转型金融产品低10—122个基点,另有约100亿元贷款正在审批。1家采购低碳排放钢铁产品的下游企业获得3亿元转型金融支持。

四、推广条件

(一)企业有能力制定可行可信的转型方案。目标企业编制整体转型方案,明确短中长期的降碳目标、选择的技术路径、相关投资计划和项目构成、转型融资计划、环境信息披露、公正转型与社会责任等。

(二)金融机构靠前辅导,为企业明确融资预期。在企业制定转型方案之初,引导金融机构为企业转型方案中拟融资的项目进行辅导和评估融资的可得性和方案的合理性,并根据企业经营特点,转型需求,设置考核指标及挂钩激励或惩戒机制,如贷款利率可与其减污降碳、单位能耗、ESG评级等可持续发展绩效指标完成情况挂钩,帮助企业形成明确的融资预期。

(三)确保转型评估真实可靠。企业完成转型方案后,由具备资质的第三方专业机构对企业转型方案的可行性进行评估认定,并出具公正客观的评估报告。

五、展望与建议

《工作指引》是河北省在制定转型金融标准方面进行的探索,但作为省级层面的文件,金融机构将其作为使用依据存在顾虑。同时,还存在转型金融统计制度等有待完善,对金融机构开展转型金融业务还缺乏有效的外部激励机制等问题。

下一步,将做好全国钢铁行业转型金融标准的试用工作。同时建议:一是尽快建立转型金融统计制度,更好地掌握转型金融工作进展,为制定相关激励约束政策奠定基础。二是推出转型金融激励约束政策,构建转型金融评价体系,将转型金融业务纳入碳减排支持工具的支持范围,建立财政贴息机制,降低转型融资成本。三是加强碳核算统计,构建系统完备的转型金融信息披露机制和平台。

通知公告

研究专栏